大學聯考地理科曾經有過考題問:北臺灣三大岬角為何?
臺灣海岸近1000公里,充滿了地質、地形多樣性,與中國3萬公里海岸相較,可說私毫不遜色。細數其中多樣性之最,相信北海岸應當之無愧。一般國人的認知,北海岸是指循著省道2號,從西邊的新北市淡水區繞著臨海線路到基隆市,稱之為北海岸。觀光局所管轄的國家風景區之下,有北海岸暨觀音山國家風景區,範圍包含了全部的北海岸,而在北海岸近60公里的沿線上,最為突出的地形就是野柳岬。
無論從海面上、地面上或空中俯瞰,它的造型從遠觀視角即能辨識,不但可遠觀亦可近玩。遠觀是一座橫臥海面的狹長單面山,近觀則有豐富奇石纍纍的女王頭、仙履鞋、燭臺石,形成這諸多的地質造型是地球地質史進化裡幾個不尋常的機緣。
北臺灣的大屯火山群250萬年前岩漿噴發時,因大陸棚的沉積岩抬升,在北海岸已有微微的丘陵狀地形,噴發的岩漿蓋在沉積岩上,向海岸奔流的岩漿在野柳岬的前端停止覆蓋,整個北海岸多為火成岩的安山岩地質,獨有野柳岬是別於他處的沉積岩。沉積岩早在火山來臨前就已演化,像做千層糕般的沉積岩,不同層之間隔著幾公尺前後沉積物質地、硬度不一,沉積壓力較小、膠結不扎實的砂岩上,覆蓋著較硬且含鐵質多的岩層,擠壓堆高斷裂形成柱狀的岩塊,經過長時間東北季風和雨水的侵蝕,而形成頸部下端變細、頭部較硬的岩層仍然粗大的女王頭造型。
其他周邊的岩層,因為橫向擠壓形成隆起的斜坡角度,但較垂直一方岩塊崩落,遠看是缺了單邊的山坡地形,稱之為單面山(頭城鎮的海岸也有相似地形,但是不同地質組成的單面山)。
岩岸適合設置漁港,野柳岬如長劍深入東海海域,在它的周邊就有包含野柳港的四個漁港。對當地的居民來說,早期臺灣的窮苦歲月,魚米之鄉的幸福也擁有了一半。今天因地質觀光帶來的盛景,非當初的想像所及。
文‧圖/陳敏明 2018/12